一、考核的目的
对教师进行考核,其目的在于正确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在于了解和掌握教师各方面的情况,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并为职称评定工资调整,职务安排以及奖惩等工作提供依据,从而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二、考核的要求
对教师考核,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教师的出勤状况、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道德水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不仅要考核教师工作量的完成情况,更要结合有关制度的要求从“质”的方面进行考核,要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出发,客观地反映出每位教师的工作成绩和主要优缺点。
三、考核的依据和内容
教师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教师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和应完成的工作量是考核教师的基本依据。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1、思想道德表现
1)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以及从事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状况。
2)师德状况。
3)有无改革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4)在教学工作中能否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教风。
5)能否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无谦虚谨慎、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态度和作用。
6)能否爱护学生、教育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7)能否自觉地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学院规章制度。
8)在其他方面,是否具备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出勤情况
1)能否按时参加学院规定的统一活动,做到不缺勤,不迟到、不早退。
2)能否按学院分配的教学任务,做到不旷教、按时授课、按时进课堂。上课时不提前下课、不随便出入教室。
3)能否按本学院排定的时间,按时值班严守岗位。
4)按时签到,准时参加学院召开的各种会议。
3、业务水平
1)掌握本专业,本学科有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2)钻研教学大纲,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水平。
3)按要求编写教案。
4)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并运用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5)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水平。
6)指导学生实习和就业的能力。
7)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技能和从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本专业的外语水平和第二外语水平。
4、工作成绩
1)承担教学任务(包括教学全过程)和班主任工作完成的工作量和成绩。
2)整理教学资料,编译教材、讲义的情况和成绩。
3)在教育学生,爱护学生方面所做出的成绩。
4)在指导学生实习及就业方面的成绩。
5)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院教学工作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6)在同类性质学校进行的经验交流和评选中的成绩或在院内活动中的成绩。
7)在从事教学,学术研究方面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8)在个人进修及指导帮助他人进修方面的情况和成绩。
9)其它方面的成绩。
四、考核的方法
对教师的考核,应以平时掌握的情况和教师个人小结为基础,由教师本人填写《教师考核表》吸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正确意见,经教研室评议,由教研室负责人签署考核意见,归入教师业务档案。具体方法为:
1、 教师自我小结
教师平时要做好工作和学习记录,于学期或学年结束前,按学院要求,认真填写《教师考核表》交教研室主任。
2、 教研室考核
教研室对教师的考核,应立足于平时对教师工作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要求有计划地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掌握教师各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定期考核。
定期考核时,根据教师填写的《教师考核表》结合平时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正确意见,由教研室主任写出考核意见,报学院审核。教研室主任的考核意见,由教务副院长签署。
3、 学院考核
学院考核由教务副院长负责,吸收教务处、办公室等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对各教研室报送的《教师考核表》进行审核,签署意见后,归入教师业务档案。
每个学年或年终,学院对全院教师考核工作要进行小结,并结合评优活动,表彰先进。
4、 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为了加强教师管理,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教师的业务水平方面的情况,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并加强业务档案的管理。
教师业务档案一般包括的内容:
1)个人简历。
2)历年任课情况及完成工作量情况登记表。
3)教师考核表。
4)教师奖惩登记表。
5)有关职称评审表。
6)有关本人参加科研活动的鉴定书。
7)本人经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或其他情况。(包括内部出版的)及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
8)进修情况。
9)有关外语水平记录。
10)毕业证复印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