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过去,我们意识到自然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在种植花草树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为师生营建了一个香化、美化的校园环境。然而在校园人文环境的创建上却着力甚少,即使有些学校注意到,也只是在橱窗、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宣传硬件上下了一些功夫。我以为创建真正的人文环境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校园人际关系上下狠功夫。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
最近,零点调查公司、北汽福田公司联合在北京、保定、上海、江苏、广州、佛山等6个省市进行了调查,使用随机抽样的入户访问的方式对1589名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进行访问,发现在校园生活满意度取决对象的调查上35%的同学认为取决于与同学的关系,30%的同学认为取决于与老师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我们加强校园环境特别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一、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师关系。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校无小事,事事关心。”我们的教师必须俱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也才有育人的资本。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作风,由其是“文人相轻”的旧思想,在一些教师身上仍然存在。为了评职称、为了上公开课,为了评先进常常互相指责,有些教师甚至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在学生面前揭其它老师的短。殊不知这样不仅有损教师自身的形象,而且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所以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校园人文环境的第一要事,那么如何来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政治学习,开拓教师的思想境界。在一些学校思想政治学习变成了摆设,每次只是读读报纸或开开会,根本不能起到发现问题,提高教职工思想素质的目的。有些学校甚至连过场也不走,从来不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道德败坏分子。前一段时间不断曝露出来的各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的今天,在面对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甚至莫名暴富的事实,教师要守得住清贫,守得住道德的一方净土是十分不易的,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的同时,不能放松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不断丰富教师的心灵,提高思想境界,培养高洁的品质。
2、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学生的成绩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的评价,只要你的学生考得好,你就是好教师。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只剩下一个,那就是不断的排名次,以名次的高低来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教师的奖金。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教师们不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各综合素质,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上都出现了问题。尤其让人焦虑的是一些所谓教学骨干教师也出现了道德败坏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在山东某校一个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体罚学生使学生致残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校的育人功能完全丧失,只是一个读书加工厂罢了,长此以往,中国的教育让人担忧。
二、建立健康、融洽的生生关系。教师要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同学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是营造轻松学习环境的前提。因此,在班级,教师要尽量要求学生建立起以下几种关系:
1、平等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无论生活贫富、成绩的好坏、能力大小,每一个同学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帮助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处。要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在生活贫富、成绩优劣、能力大小两极的学生很容易自卑或自傲,这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对社会地位的敏感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人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二要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别人能够帮助我,我也能帮助别人是十分重要的。过分自负或自私都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不仅是要让学生有一颗爱心,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人,无论你是多么完美总是有不足的地方,谁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样学生装才会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各种困难,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
第三要树立起有理想的群体。在一项调查中表明,学生越长大,理想越模糊。许多人在长大后失去了理想,生存只是为了吃饭,为了更好的享受。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生活的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精神状态。生活在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中间,人的精神会十分振奋,学习、工作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所以教师、学校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理想会增加群体的凝聚力。
三、建立健康、正当、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到轻松和愉悦,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那么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关系呢?
首先,仍然要注重平等。教师要让学生时时刻刻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不平等的心理,教师或多或少的扮演着“长者与智者”的角色,而学生也在下意识的扮演着“晚辈和无知者”的角色。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总是很难平复。这种不平衡的心理会在师生的交往中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流露出来。教师要特别注意纠正自己和学生的这种心态,那就是时刻让学生感到平等。
其次要建立起互学关系。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和学生同时接收的信息很多,这时由于时间、接触面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在接收信息上的区别,这时教师和学生就需要互学,这种互学关系的建立不仅会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培养良好的心态,改善师生关系,而且会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让学生养成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的好习惯。
总之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不断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台,应该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只有这样才会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