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在线报名
设为主页
 主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论文 >
学业负担不重 青海一些学生中缘何刮起厌学风
时间:2008-01-27 13:51 来源:新北方外国语学院 作者:admin 点击:

新华网 西宁6月1日电(记者苗萌 鲍杰)近年来,社会一直呼吁为中小学生减轻负担,然而当记者5月31日就此在西宁市第十四中学采访时,却听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声音——这所市级重点高中的学生非但负担不重,更有甚者竟然产生了深深的厌学情绪。

    十四中高二年级教学组长陈微之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情凝重。他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越来越功利,他们不愿吃苦,缺乏明确的志向和目标,只是在应付学习。学校布置的任何作业在他们看来都是负担,他们不停地抱怨自己的负担太重,而实际上他们的刻苦程度跟从前的孩子相比差远了。当老师向他们讲述好好学习的道理和往届优秀毕业生的成才之路时,他们往往嗤之以鼻,并投去异样和不屑的眼光。学校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绞尽脑汁,精心开设了摄影、电脑、音乐等丰富多采的活动课,一开始学生还踊跃报名,但大多都三分钟热度,善始善终的人寥寥无几,“真不知现在的学生到底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一些高中生,从他们的言语中记者发现了个中原因。首先,全国范围内大专院校的不断扩招使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下降。由于地域和教学质量等诸多原因,历年来青海省普通高中升学率较高,而作为西宁市重点中学的十四中的升学率目前已接近100%,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走进大学课堂,因此大学文凭对学生的诱惑力相比从前已经大打折扣;其次,随着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普及,一些原本素质不高的学生也通过各种途径加入了大学生的行列,导致大学生队伍良莠不齐,社会认可度有所下降,这使得当代高中生对大学的向往程度大不如前;第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以前的天之骄子现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也不得不低下头来,这一现实令高中生们感到前途渺茫,不愿付诸努力;此外,社会媒体过度的负面报道——如高学历人才蜕变成贪官污吏以及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夜暴富等——动摇了高中生们上大学的决心和信念。

    据记者了解,“十四中现象”在西宁市属其它高中也相当普遍。在这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并非是人人喊打的有形的“负担”,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无形的社会大环境。

上一篇:温婉女生联合起来“修理”人 小小年纪火气太旺   下一篇:英语词汇教学的思维效应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6-2019 Newbeifang College All Rights 黑ICP备11003340号-1
0451-82969908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5号 技术支持:醒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