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等15个副省级城市将互认报到证——
高校毕业生可无障碍流动
无障碍流动方便大学毕业生就业
从今年开始,沈阳、大连、武汉、南京等15个全国副省级城市人事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将相互默认,大学生办理毕业派遣、户口迁移等手续将大大简化。10月8日,记者从沈阳市人事局毕业生办公室获悉,日前第十四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在武汉召开,15个城市签订的《武汉协定》中明确,共同建立六大机制实现高校毕业生无障碍流动。
根据协定,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间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合作开发机制,城市间人事部门既可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也可根据需要邀请有关城市人事部门及用人单位组团参加;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机制,允许异地持有相关证件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享受本地的就业推荐、就业指导和就业实习等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站的信息合作共享机制,利用厦门市人事局建立的“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网站,发布各市的就业政策和岗位需求等方面情况;建立高校毕业生无障碍流动机制,毕业生异地就业手续互通办理、改派的相互认可、就业报到证相互承认。
《武汉协定》的核心是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互融互通机制。此前,大学毕业生出省就业要到省有关部门另外办理派遣手续,而到派遣市后还有相关手续,比较麻烦。互相默认报到证将大大简化毕业手续。
沈阳市人事局毕业办韩宏兴主任说,《武汉协定》是去年副省级城市厦门会议建立全国首个跨地区大学生就业协作机构之后的又一成果,其核心就是在国家政策允许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促进大学生就业。明年的联席会议将在沈阳召开。
15个副省级城市分别为沈阳市、大连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南京市、杭州市、宁波市、厦门市、济南市、青岛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西安市和武汉市。(本报记者李明欣 实习生 孙 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