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玉 通讯员 杨笑卉)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落户并找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是众多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所期盼和追求的。但是,记者日前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访时却发现,近三年来,该校有近三成的毕业生首选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并且很多毕业生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地点选在辽宁西北部的贫困地区。
安莹是辽宁工大2005届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她以热门的专业、优异的成绩,被南方沿海地区的建筑研究院看好。但安莹最终选择了辽宁阜新广厦钢结构有限公司。她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乐观:“我觉得东北的工业基础较好,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还起着龙头作用呢!现在国家政策扶持,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安莹说,建设好家乡是每个成长在老工业基地大学生的义务与责任。
据统计,2003年辽宁工大共有毕业生3660人,其中1476人就业于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2004年,在4600多名毕业生中有1478人选择在东北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30%;2005年的5669名毕业生中,又有近三成的学生决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为建设老工业基地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志愿服务辽西北,是辽工大许多毕业生投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途径之一。近3年来,共青团辽宁省委、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等部门发起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辽宁工大共有102名青年志愿者赴辽宁西部、北部10个贫困县,从事教育、法律、管理等行业的志愿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