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在线报名
设为主页
 主页 > 资讯中心 > 校园新闻 >
十七届三中全会聚焦新一轮农村改革
时间:2008-10-13 18:56 来源:新北方外国语学院 作者:admin 点击: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12日在京闭幕,会议聚焦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再次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过去三十年来,尤其是过去五、六年,党在农村"三农"方面的重大的战略方针等,做了系统概括和总结,并且指出了今后改革发展的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十七届三中全会是经济改革的加油站
    有评论说,30年后我们的经济改革又从农村开始,甚至也有的评论谈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转折意义。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则认为,与其说十七届三中全会是转折点不如说是加油站。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当中发生的问题,继续地完善、促进、推进这种改革,深化改革。会议的内容和主要精神,实际上是对过去30年进行全面的总结,尤其是对近五年来的五个“一号文件”进行了集中概括。在过去五年的“一号文件”的基础之上,沿着过去的方向继续推进,而不是方向的改革。会议的基点是在过去30年中,党在农村的方针、路线、政策这个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不涉及到转折的问题,而是把现有的方针、路线、政策进一步强化,进一步加大推进的力度。
  三中全会新亮点:解决"三农"问题新提法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内容很丰富也很全面,首先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有不同侧面的描述,因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三农”问题绝不仅仅是农业本身、农村内部和农民自己的事情,而是事关整个社会的全局。其次,全会公报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的体制改革发展的一些重要任务,包括六方面的改革。有的是完善、加强、健全的事情,有的是建立。建立代表着从无到有,要建立现代农村的金融体制,还有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机制。最后,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有一些新提法:如何贯彻好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要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的投放和干部配比方面要确实体现出来,这是文件的亮点。
  新土改是一种误读
  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对土地问题非常关注,甚至有人提出来第三次土改,甚至新土改等等,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觉得这是一种误解或误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了以家庭为基础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业本身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土地的所有和使用权建立在家庭基础之上,这是全世界通例,这个方向毫无疑问一定要坚持下去。另一方面,中国的土地规模太小,全国平均每个农户只有半亩田土地,这跟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规模经营的目标确实是有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充分的土地、经营、流转的权利,叫承包经营权,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条件下,可以流转,但基本前提是用途不能发生改变,任何人不能够强迫农民流转,但是也不能妨碍农民流转。
  土地私有化不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法宝
  很多人关心的是产权不明晰或者是进一步延长承包期等等,柯炳生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也有专家强调土地的私有化,认为土地的私有化最能保障农民的权益,产权最明晰。柯炳生则指出,土地私有化不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法宝,一些南美、非洲的国家是土地的私有制,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城乡的“二元结构”矛盾非常突出,这些国家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地汲取。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突破点
  全会提出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认为,农村金融探索、改革进行多年,同时农业本身农村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缺少金融支持,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下一步,在以前实践和改革的基础之上,比如探索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国家对金融的政策性支持,包括贴息担保、再担保,包括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等等。这方面的机制、制度的建立,包括完善发展农民合作性的教育,都会在以后的实践当中逐渐地建立起来。
上一篇:世界视觉日简介   下一篇:半个黑瞎子岛今日回归中国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6-2019 Newbeifang College All Rights 黑ICP备11003340号-1
0451-82969908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5号 技术支持:醒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