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管理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内容。
1、 教学质量管理的原则:
要树立全面性,全员性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性就是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智育方面也应以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全面考虑来提高教学质量;全员性就是群众性,提高教学质量不光是教师的事,也是学生,管理教师的事。大家都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努力;全过程就是对形成质量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管理。
2、 教学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是由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学术水平等诸因素决定,所以它是一个综合标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一方面尽可能量化,对难以数量化的方面,要充分发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检查和评定,还要采取专题测验,个别抽查等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对照培养目标对每届学生的教学质量进行一次综合评定。
3、 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可以随时掌握教学动态,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处理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而需进行经常地检查,系、部每周一次,教务处每学期二次。
检查方法:
1、听课:院长、系主任、教务处长、教研室主任等有关人员每周听2-4节课,听课要作必要的记录,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教研室主任应经常指定本组教师讲课,并组织教师互相听课。
2、实行教师辅导,批改作业月检查统计制,每月的月末由教研室主任检查执行情况,并负责把检查结果上报教务处,由教务处专人汇总,报主管院长。
3、院长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2次(自考班级)。
4、期中、期末教学检查,通过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来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教务处负责组织,各类考试,汇总教学成绩,反馈教师授课效果。
5、教学分析会,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春、秋两次自考后均举行教学总结分析会,由教务处召集,请有关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参加,针对具体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或其它处理意见。
6、平时每周召开一次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碰头会以便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