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在线报名
设为主页
 主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论文 >
摘要:英语教学听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08-01-27 13:53 来源:新北方外国语学院 作者:admin 点击:

中学英语教学中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系统性不强,基本功不扎实;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弱,说难开口,写难成句。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地域广泛和时间长久的存在着,一茬茬的学生学的仍然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到了实际运用的场合既不能讲又不能写,教学与使用明显脱节,这些问题困扰了众多英语教师。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教育思想的今天,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方法正是广大教师要做的。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教育就是把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主动进取、努力探索、积极参与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记得我的大学口语老师常讲的一句话是:"学习英语重要的不是你的言辞有多么的优美,而是你开口讲了别人能听懂的话,知道你说的意思是什么"。英语是交际的工具,交际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英语更多使用于听和说的层面上。英语教学的难点正在于此。

中学英语教学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即讲授基本语音、语法和一定量的词汇知识,至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是中学后的事。因而上课时把英语当作知识课来教,过分强调语音规则,语法概念和词汇用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结果一到实际运用,不是束手无策,就是捉襟见肘。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能力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讲授,脱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实际,不系统讲授语言知识。其结果事倍功半,华而不实,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前者以为掌握了知识也就自然发展了能力,后者未能看到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给学生讲解必要的语言规律,能帮助他们发挥逻辑思维能力,变被动单纯的模仿为有创造性的独立实践活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语言规则很重要,但不能引导学生生搬硬套,而要训练他们在语言实践中的适当运用。其次,运用语言的熟巧是在语言规则的要求下不断强化、反复操练而形成的。从心理学上说,技能是通过实际操练而巩固起来的动作方式。有技能并不完全等于有熟巧,熟巧是在已经具有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且能运用理论找到问题原因而解决,那么熟巧的目标形成就会更快更容易。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不能听,也就无法说,说的能力是在听的基础上培养的,而听的能力又在说的练习中检验和提高。读和写的关系,也是如此,读得多,词汇量大、知识面广,写起来也就自然流畅。同时读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提高升华。

理论知识教学的研究已经做的的足够多,不再赘述了,下面我还是谈谈听说实践的想法。

中学生普遍存在开口难即羞口的问题。学习语言不开口讲怎么能学会,不开口练怎么能学好。如何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呢?学生不开口的根本原因是恐惧心理作祟,不好意思讲、怕讲错了被笑话、怕听不懂被讥笑等等,这时学生的心理又是很敏感的,即使听到的是善意的笑声也会尴尬异常的。对此,教师应该经常性地鼓励、肯定每一个开口的学生,只要开口就是进步啊!慢慢地就会营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说讲兴趣,激活学生的兴奋感。

精心设计每节课,力争变课堂四十钟为一节语言实践课。不仅使用课堂用语,而且用英语讲授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风土乡情等方面的知识。当然这样做开始自然会有一定困难,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听不懂的情况,这需要有逐步适应的过程。学生明了多听英语的好处,其在主观上就能主动与教师配合。老师授课时应尽可能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用浅显易懂的英语。当学生能够听懂你的英语后,他们会觉得很高兴,这样便会用更大兴趣去听课。

电影《不见不散》中有一段:刘元教几个小孩学中文,教的是以前国人见面常说的"吃了吗?"、"再吃点。"一类的词。他的理由很简单:他们中国话还说不全,教优美的《荷塘月色》小孩当然不懂,当然要教简单的、他们喜欢听和学的、而且学的快的,最终达到小孩们运用中文的水平指日提高,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倒是深合教育之道的,不过完全照做倒无法应对今日的考试了。

教学中也可以定期的换学生做做老师的位置,学生为了做好老师,他们的主观能动会被充分发挥出来的,还可避免由于老师长时期的"一言堂"而换一下"口味"学生就听不懂的现象。这种大学教育常用的方式完全可被借鉴到中学教育中。我试过这样去做,效果很不错。

教学中每次上课可以让学生利用五分钟左右时间做简短报告:学生必须用英语向全班作讲讲日期、天气等日记式的指定话题,还得有点新的东西,如家庭情况、学校生活、校园宿舍见闻。这样下来,每人都有讲话的机会,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全班同学的听力。需注意的是,老师一定要根据需要对报告作一简要的评价,指出语法或习惯用法上的错误,也可让一学生指出所发现的错误,或用该生自己的话再转述一遍报告内容。

要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状绝不是一朝之事,切实可行的听、说训练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法需要众多教师不断地探索、交流。
 

上一篇: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   下一篇: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和形成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6-2019 Newbeifang College All Rights 黑ICP备11003340号-1
0451-82969908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5号 技术支持:醒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