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在线报名
设为主页
 主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论文 >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操作方法初探
时间:2008-01-27 13:54 来源:新北方外国语学院 作者:admin 点击:

内容提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操作方法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操作方法的一般过程。

在人类的初期,教育和教学方式主要是个别教学;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更多的人要求接受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比较固定的结构与模式,从而就出现了班级,即教育者将相同年龄和相近知识经验的学生组织起来施教的教学方式。从此班级就成为学校师生教育活动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从此也就有了受学校和校长的委托,担任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的班主任。他在班级建设中行使多种职能、扮演多种角色,通过组织班级成员参加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动机,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班主任怎样去管理班级才能事半功倍,班主任怎样去工作才能把班级的各种教育功能都发挥出来,一直都是班主任经常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笔者的知识和经验,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要想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把班级的各种教育功能都发挥出来,就要了解班级的各种情况,明确班级目标,学生内化班级目标,加强班干队伍的建设等。

1、了解班级的各种情况。

2、了解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首先,班主任要明确班级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观察并了解班委工作效果和能力;同时,通过班干组织的日常工作,观察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各自的类型:亲社会型、自娱型或消极型。从而确定对其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1.2 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

    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分析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的行为动机。

1.3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动机。

    通过学生的课堂听讲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记录是否完整和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高低,班主任来判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优劣,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动机。确定分组、分类进行教育。

    只有充分了解班级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特点,班主任才能使班级计划不空洞,不脱离实际,使计划的内容充实,并且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明确班级目标。

    有了班级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教育方针和学校教学要求,班主任要引导学生重视和做好以下几点的全部或部分。

2.1 思想方面: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学校,热爱班级。

    从爱国主义情感入手,把热爱祖国和热爱班级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热爱班级的荣誉入手,把热爱班级和建立良好日常行为习惯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热爱教育”不再空洞。

2.2 行为方面:不影响他人,帮助他人,符合公民道德。

    从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入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建立自信,引发更多的荣誉感,自觉地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3 学习方面:主动学习,不懂就问,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不懂就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做好知识的准备;通过优等生和进步大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各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4 人际交往方面: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各人生活的环境、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应与人为善,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谅解;严以律己才能少给别人带来麻烦,而获得更多的接纳。

    班级目标的制定是在班主任充分全面、了解班级情况下,让学生了解班级的阶段任务,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得出,让学生去认同它,自觉地努力做到它。

3、学生内化班级目标。

3.1 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

    学生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就不再只是被检查,而是主动完成。自己的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3.2 加强宣传。

    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专题小报和体会交流加深理解班级目标实现的意义。

1.3    树立榜样。

    通过“比、学、赶、帮、超”活动树立优秀、进步的榜样,让学生感觉到榜样就在身边,我也可以做的很好,人人每天都有进步。

4、加强班干队伍的建设。

4.1 通过动态的角色定位,使每一位学生都占有满意的位置。

    让学生担任不同的任务,找到自己的最佳的发展位置,展现自己的最佳的风采。

4.2 班干的榜样的作用。

    首先,班干对其他同学的榜样作用;其次,班干对自身的榜样要求。

4.3 班干的管理的作用。

    班干不仅是其他同学的榜样,而且有帮助其他同学、教育其他同学的义务和责任。这种教育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

4.4 班干的沟通的作用。

    班干起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作用,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状况和思想,可以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也让学生知道老师布置的任务和教师的意图,起到桥梁的作用。

注:

    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班级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这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作为个人属性的需求往往要求安逸。它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明确的组织形态,但它却客观存在。

上一篇: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和形成   下一篇: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6-2019 Newbeifang College All Rights 黑ICP备11003340号-1
0451-82969908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5号 技术支持:醒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