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在线报名
设为主页
 主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论文 >
对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
时间:2008-01-27 13:57 来源:新北方外国语学院 作者:admin 点击:

一.引 言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定在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主,一定程度上对口语表达能力重视不够。许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不大,“哑巴英语”的现象严重。李岚清副总理曾就外语教学的问题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总体外语水平不但不如一些发达国家,也不如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不但成为我们吸取别国先进科技文明成果,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的一大障碍和弱点,也是我们吃亏之处。另一方面,这方面的弱点也成为我国向外国传播交流中国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的一大障碍。”进入WTO后更加国际化的中国,自上而下,已不满足于现实所谓“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英语教学现状,不满足于会读不会说的“哑巴英语”能力了。要扭转这种落后的局面就得从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抓起,这也是在外语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拟根据现代教育理论、英语学科特点,尝试建立高校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案,旨在丰富外语教学理论,指导高校英语教学的实践。

二.高校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一)口语能力的界定http://www.xinbf.cn

口语是其它语言活动的基础。读实际是默默说出所读的内容,写宛如对自己的口授。可见,外语学习要遵循口语领先的原则。口语有听说之分,听是说赖以存在的心理前提,在训练说外语之前,又必须先训练听外语的能力。笔者这部分所谈的口语能力是指狭义的口语表达力,即说的能力。教学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外语言语活动中,口头言语能力既包括外语口语技能的因素,也包括外语口语能力的因素。前者表现为口语的实际表达状态,而后者则体现为对前者的潜在制约,它的强弱是前者好坏的根本原因,因为它影响了掌握技能的难易并对技能功能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口语技能又是从语言知识的掌握到口语能力形成之间不可缺少的环节,技能的形成对口语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外语口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并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我国学生外语口语能力发展阶段的划分http://xinbf.cn

根据学生在口语活动中对语言、言语材料的处理方式和对言语材料的再现能力的角度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吸收、消化不自由表达阶段→加工、组合的自主表达阶段→提炼、创造的自如表达阶段。

各阶段的表现形式分别为:

1.在吸收消化不自由表达阶段,学生的口语技能表现为“领会式掌握层次”,再现言语材料的能力差,而且还出现一定的感知范围内的被动再现;主动再现是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素材对其进行吸收消化,且基本上靠记忆全盘照搬变成再现的言语材料,无法进行自主地表述,而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敢说→被迫说”,重点注意说话的语言形式,语感则主要停留在对言语材料的表面现象如内容、感情、语气等的感知上,对语言规范的掌握能力有限,且比较模糊,思维和言语内容基本上无联系,表达主要靠背诵记忆支持,更谈不上有什么外语思维能力。

2.在加工组合自主表达阶段,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敢说——大胆说”,同等注意说话的语言形式和说话内容;而在口语技能方面进入了“复用式层次”,再现言语材料的能力得到加强,被动再现明显减少,基本上是主动地再现;由于能得到较多的非记忆支持表达趋向于独立自主,可以将感知和记忆的语言、言语材料进行加工,转化为自己再现的言语材料,但表达不够自如和多样化。因此,掌握语言规范的能力较第一阶段明显加强,范围明显拓宽,且以精确性掌握为主;语感发展为对言语材料方面如特征、逻辑、层次结构的感知上;言语的内容和思维活动之间有了一定的联系,而且运用了一定的外语思维。

3.在提炼创造的自如表达阶段,学生口语技能进一步发展到“活用式掌握层次”,再现言语材料的能力发展到了高级阶段,通过非背诵记忆主动再现言语材料的能力更强、比重更大。本阶段学生可以从语言、言语材料中提炼出有益的成分并可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再现的言语材料,可以比较随心所欲地进行各种表达;比较熟练地掌握各种语言规范且涉及范围比较广,既有模糊性掌握也有精确性掌握;语感成为表达中重要的控制、调节因素,可以进一步感知言语的情境、意义和哲理;言语活动与思维活动联系比较紧密,而且主要是采用外语思维;由于强有力的口语能力和口语技能的支撑,学生学习时情绪、注意两方面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想说→想说好”,侧重注意说话的内容上。

以上三个口语能力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不同内在、外在学习条件的中国学生来说,口语能力阶段发展的速度和最终达到的程度,无疑是因人而异,不尽相同的。

(三)高校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http://www.xinbf.cn

口语能力是遵循一定客观规律,呈阶段性渐进发展的,在它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必须采用与其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技能训练手段,高校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要立足于技能的训练培养。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探索与体验总结实施了 “口语分段操练提高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刺激→反应(S——R)操练阶段

    刺激——反应操练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在口语教学中,我认为对学生的第一阶段操练应遵循刺激→反应规律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句型结构操练

这种操练从单词组句开始,再由短句到长句、简单句到复合句,采用漏斗式分解的教学模式。例如对重点句型:Advise sb. to do sth ., Suggest (that) sb. , (should) do sth..及其否定形式的漏斗式训练模式如下:

   The fruit is not ripe.   I advise you not to eat fruit that is not ripe.

     The fruit is ripe.      I advise you not to eat fruit.

   be ripe                I advise you

    ripe                   advise you

                             advise

The doctor suggests (that) he (should) take the medicine.

     The doctor suggests he take the medicine.

       He takes the medicine.

          takes the medicine

              medicine

这样训练时,时间可能多一点,但抓住了重点。

有关英语句型操练有很多好的方法,如波浪式的操练(Ripple drill),从后往前连锁操练(Back – chaining drill),连锁操练(Chain drill)等。这些操练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说出新的语言,排出语言障碍,使学生增强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并说得正确。

2.内容问答操练(Ask→Answer)

这种操练主要是针对文章内容进行,常适用于课文教学。笔者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一般将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问答式操练或选择性操练。即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读课文,然后针对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或做出选择,这样读说结合的操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还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词语造句操练

对于每课的重点词汇笔者在教学中除加以讲解外,还尽量让学生用词造句,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词的用法,还强化了学生口语运用能力,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4.朗读训练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抽出15-30分钟时间大声朗读所学的课文,并在课堂上通过找学生读课文或做对话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学课文的朗读和对话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外语的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

5.背诵操练

在一定程度上讲,学英语,记得越多,学得越好。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目前不少教师对背诵却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学生学的东西也不少,可是学得多、丢得多。盖房子需要砖瓦,学语言也必须要掌握词、句等语言材料。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材中的一些好的文章或段落,都必须要求学生背诵,背诵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必要手段。背诵不但练习了口语,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奋斗与自信的精神。

第二阶段:模拟情景操练

  是指教师应在课堂上尽力为学生创造实际环境,提供交际场所,操练学生口语。对于此阶段的训练,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有错不纠,多练自悟”教师应指导并鼓励学生讲英语和参加英语表演活动和讨论活动,以便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开始讲英语时害怕出错,因此无论是学生在表演或讨论中出错,笔者并不打断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继续下去。错的地方课后以适当的方式指出。学生练多了,过后也会意识到错处并加以改正的。这就是笔者采用的“有错不纠,多练自悟”的方法。

2.让时于生,精讲多练

让时于生,精讲多练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它同样适用于对学生的口语操练上,笔者在讲解教材的课文时,一般来说,在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讲解完后,就让学生就文章的主题及其它与主题有关的论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表演。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

第三阶段:交际性操练

在经过了前两阶段的操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交际操练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应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其语言能力,开拓其交际能力。这种练习的特点是要求学生综合性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语言进行交流。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是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应在交际性操练阶段设计与所学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情景,提供一些有用的词组和句型,能帮助学生摆脱从开口或无话可谈的尴尬,从而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交际操练。交际性操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最高形式,设计得当,学生乐于参与,其语言交际能力的发挥达到高潮,课堂气氛活跃到了顶点。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练习,这是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五分钟的口语热身运动

充分利用课堂前5分钟,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这种值日生就当天的天气、新闻、课程安排及活动计划等作一个简单的英语汇报。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英语中表达习惯的差异知识。如英语用“Hi”,“Hello”!“Good morning”等来打招呼;而汉语习惯用“Have you eaten yet?”或“Where are you going?”而在英语中这两句话分别表示你邀请别人与你一起用餐和你对别人不礼貌,你干涉了别人的私事,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听说训练,既能给学生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又能让学生了解一些使用英语的国家的风俗习惯。

2.师生角色互换操练法

课堂上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即使教师对每位学生都提问一次,每位学生也只能作一次回答,更不利的是,学生不能主动地提问和表达思想,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的主动建构的过程。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深刻地揭示出,认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美国大教育家杜威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从他以后,在这方面有重要研究的教育家有布鲁姆、罗杰斯、斯瓦布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等人。布鲁纳的“发现法”认为,教学既非教师讲,又非学生听,而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目的的过程。罗杰斯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为了实现“全部沉浸”,他提倡“自我主导型”教学。布鲁姆的“掌握学习”认为要使“人人都能学习,学生就必须人人参与教学。”斯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在儿童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主体参与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主体参与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教育实践,使其“精神丰富”、“道德纯洁”、“体魄完美”、“审美要求和趣味丰富”,“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我国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它认为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使之变为“教师问与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则可在有限的课堂内大大地提高说英语的机会,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该象一个好导演一样,为学生创造更多用英语交际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不是代他们进行交际。

3.复述(Retelling)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复述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巩固课文,检查教学效果,发展口语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复述按其形式可分为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两种,按内容可分为句群、段落和全文,就其要求可分为简述和详述。不论就其形式、内容或要求,复述的前提是对原话、原文的理解。对原话、原文理解得越深透,复述得就越好。任何一种复述均包括理解和表达的双重性。理解正确,表达才能无误。这是因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表达总是难于理解的,理解仅仅是学习语言现象的第一步或开始阶段,而表达则是学习、认识和掌握语言的更高阶段。复述作为高难度的综合训练,其道理也在于此。由此可见,复述(这里是指口头复述)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力的重要手段。实践中,笔者在讲完每篇课文,都要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口头复述。当然,为了让学生复述得法,有所依据,我常提供一些必要的线索。这种线索包括列段落大意,出思考题,给提示性的词语。段落大意可以由我拟就,也可以由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思考题不宜太多,也不宜太细太具体,而要有概括性、综合性,几个问题就能抓住全文的中心。所谓提示性的词语也应具有概括性,既可以是词或词组,也可以是句子,以能概括段落至全文中心为准。此外,还可以正误或选择启发学生复述,即按课文内容有目的地组织、编写一些材料给学生听。首先让其选择或判断,而后指出其错误,最后再用自己的话作口头复述,在学生作口头复述时,如遇见“卡壳”或出了错漏,教师也可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其思考,然后继续复述。这种口头复述大多在课堂内进行,如真能将复述手段有效使用,学生的口语表达力是会有显著提高的。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得使学生做到“多听、多说”,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小结http://www.xinbf.cn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使用一门语言,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也是为了掌握这门语言,即学会使用这门语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所在。

上一篇:新理念 新运作 新效益   下一篇:重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6-2019 Newbeifang College All Rights 黑ICP备11003340号-1
0451-82969908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5号 技术支持:醒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