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国际间的政治对话与贸易往来,世界范围的信息传播,资源与教育共享都以英语为主要传播工具。英语人材的培养和教育的质量能否达到标准。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新一代人能否适应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和国际竞争的大问题。而英语教育改革和质量的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因而,英语教师急需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转变教学的旧观念。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乐于动手的教学方式,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力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人们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呼吁经验型教学。经验型教学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倡导“于实际运用中内化语言结构,培养语养的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中,使学者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在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等活动中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止的就是培养学生使用好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学的交际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即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双管齐下,从而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些理论要求,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拙作就从如下几方面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和交际能力几点看法?
一、采取激励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心理状态触使学习这即高级而又复杂的思维活动正常进行,其效率也高。相反,则给思维造成阻碍。达·分奇曾经说过“人如不情愿的进食有害于健康,不情愿的学习会损害记忆,所记东西无法保持。”因而,学生要是缺乏兴趣,那么教学则会成为死亡之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可遵循如下几方面原则。
1、归属感原则
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归属地某一群体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基础薄弱和实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没有这些学生的加盟,教学效果势必要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目的。所以,教师应在课前、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口头了解、谈心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态度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达到全员密切合作。
2、寓教于乐的原则
精神病学家willian Glasser(1985)拽出“快乐”是人类的基本内容。所以教师在安排英语教学活动时要必须遵循的一原则就是“让你的活动充满快乐”。首先,教师可以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生活相联系。把幽默故事、个人经历、趣闻轶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控制好自己的语言、身势语、眼神、面部表情等。比如课初导入部分,是好的课堂的成功保证。在讲英语阅读一(自学考试英语大专教材)中的一篇文章“The Time Machine”时间机器,教师可以简要地概括一下美国电影“时间机器”的奇幻的场面,加上教师随着故事情节变化而变化的眼神、语调、表情等,来激发学生强烈学习本课的兴趣,进而保障了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其次,课中调动要勇于创新、灵活多变,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多用直观教学用具和必要的电教手段,如彩色粉笔、图片、录音机、电视教学,及多媒体应用等,这样使枯燥的内容充满了活性,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此外,教师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如教学中的连锁式问答,让学生表演所学过的内容等。要做到用什么、就什么、教什么、就用什么,怎样用就怎样,怎样教也怎样用,把学生的兴趣与意识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兴趣会一直高涨。
二、口语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实践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19世纪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的出现,目的语参照策略走进了课堂,从而人们形成了一种共识———“If we teach German, let us teach as German as possible”根据目的语参照策略的要求,教学中禁止使用成语,而让学习者浸泡在目的语之中,这也是英语教学常采用的“浸泡教学法”目的语教学,也就是英语口语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生英语综合使用及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要交际化,要做学生之间交流及师生互动,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学英语,用真实材料设置好情景对话使学生在语言使用的能力培养中,掌握语言的词、形、意、用、达到交际的目的。比如,在综合英语(一)上册中有个短语“ask a favour of sb”,教师首先应给出意义相近的短语,如turn to或ask sb to help etc。同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情景中明白其意及用法,如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have some problems in your study?这样学生很快会想到的答案是:I’ll ask a favour of our teacher in this case.这样,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句型、课文等进行交际性训练,给学生多创造说话的机会,多设计情景,鼓励学生在英语展示的过程中要带有表情,伴以手势,动作,要像演戏一样把交际舞台搬进课堂,教师要做好示范,如在教祈使句的时候,设置的情节是:take out the text book,open it look at old words,close it stand up and recite it.这样让学生反复练习,即简单又生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在课上的一切活动都要用英语进行,如组织教学,课解布置作业,解答问题等,扩大英语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阵地。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和良好习惯才能养成。总之,英语教学中基本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Demenstration-practice-appcication.在Demenstration阶段,教师要通过讲解,举例,示范,角色的扮演等向学生展示单词、句子,会话,语法等应用技巧,确定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和教学目标;在practice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展示的内容,练习由易到难,由课本到实际生活中的情景,由教师控制到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应用;在appcication阶段,教师要提供机会将其学到的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之中,使其能自由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三、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开拓教学新思路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要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地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等,达到以上的要求,教师就要在授课中打破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及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首先,课本上所提供的只不过是灵活生动的语言的一种书面符号而已。真正的目的在于怎样把这种符号用语言表达出来理解进去,再传输信息,利用它去学习了解生活,创造和享受生活。这样学生即可以学到书本上的内容,又能广泛地从实践生活中去选取材料,随着知识量的积累,语言信息吸收能力大增,通过自觉地应用使学习方法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其次,课堂虽然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但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都局限在这小小的空间内,要从中适当的走出来,做到知识的新旧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融入到有声有色的生活中去。比如听录音,讲故事,看录像,学歌曲,角色扮演,对话或适当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等都可成为扩充学生知识量,巩固旧知识的有效手段,这样,使学生找到了更广阔,更生动的学习课堂;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标杆,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教学中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爱学,肯学,会学的良习惯上,从基本的标准发言及工整的书写开始,到对可意会,但又难表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应用。教师都做好指,辅导和解疑,还要让学生跟英国人学,跟美国人学,跟录音,录像学,让学生面对面地与活生生的英语学习。这样可以完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的学习自主能力。也同时让教师的作用无处不在。
现代的外语教学已经进入了交际时代,英语的交际能力已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提高自身国际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英语交际能力,实践综合技能的培养已成为当今英语教学中核心思想,已深入民心。所以,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强的经验型,交际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中良好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