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的听力教师只凭借信息输入或其它教学技巧进行听力教学,而对于学生策略能力的培养没 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实验证明,听力差的学习者通过训练是能够掌握听力策略的,以下是我们设计的几项训练 的方法,用于指导听力策略能力的训练。这些方法曾在我们的学生中加以使用,实践证明它们是行之有效的。
1.预先提示或提问法。从对策略的探讨中,我们得知听力差的学习者缺乏自我监控能力。尤其表现在遇到 生词或难题时,不能立刻放弃,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信息上。为提高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我们采用了这样的 做法,即在听音前首先给出生词,提示难点和关键词,然后再提出一些要求学生听后回答的问题。这样以来, 对于听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另一方面能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听力 差的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逐渐得到了改善。
2.听写法。听写是培养学生听力策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听写一些意义连贯的短小文章,不仅有助 于培养学习者处理长篇文章把握全文关键的能力,而且还会使他们有机会注意以意群形式听出语段,以便在需 要快速处理语言时,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时机,对输入的新信息作短期记忆处理,进而更好地理解所听内容。 实践证明,听写训练能增强听者记忆和切分话语的能力。
3.速读显现信息法。让学生快速浏览一下练习题中所提供的显现信息,对于训练听者选择要点的策略是很 有帮助的。这是因为它能启发听者的思维,使他能准确地预测要听到的内容和所涉及的问题,进而正确地理解 口头语篇。对于这一策略的训练,我们要求学生在听音前抢读选择项,并根据选择项所提供的信息,对即将听 到的问题作出预测。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后,学生很快就能学会依据选择项中提供的时间、地点、人名、价格 、频度、原因等分别预测出问题可能会是以When, Where,Who,How much,How often,Why等疑问词开头的问 句。 对于较长的选择项,我们建议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去领会选择项之间意义上的差别,这样在听完录音后, 就能迅速作出正确的答案。
4.代码速记法。面对稍纵即逝的句子或语篇,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快、准地掌握新的信息并加以 记忆呢?代码速记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手段,我们建议学生在作记录时,对关键性的词及连接手段,可 采用数学代号、缩略语、头字语或一些其它符号来代替。甚至有时还可画简图和简表来记录语篇意义。
5.扩充知识法。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听者对语声的依赖,增 强其描述策略能力和推理策略能力,进而正确地理解听音材料。听音材料的内容往往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常识。在听力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有计划地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差 异、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博览群书,用心去了解、掌握、积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识,以增加对 所听材料的熟悉度,进而更准确地理解所听内容。
结束语
著名语言学家Rivers指出:“听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甚至并不像人们传统地认为是一种接受的技能, 听是一种创造性的技能。”这种创造性技能,正是上文所探讨的听力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 者在听音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而且还需要这种策略能力。因此,策略能力的训练应在我们的教学中予以 极大的重视。
〔1〕O'Malley J.M.and A.U.Chamot,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quisition Camb ridge CUP.
〔2〕Richard J.C.1983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pproach,design,proccdure.TESOL Quarterly 1 7/2:219-240
〔3〕Rost.M.1990 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LongMan
〔4〕O'Malley J.M.and A.U.Chamot,Liste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quisition Applied
Linguistics,Vol.10, No. 4,1989.
〔5〕郑锡良:《听力课的趣味性和强制性》,《外语电化教学》,1991年第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