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在所有学科中是比较困难的,不少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在精力投入上远没有其他学科多,因而,英语后进生也就比别的学科多。作为一名青年英语教师,有责任改变这种现象,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英语。在“转差”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把情感带入课堂,用爱心滋养后进生心田
初中学生的抑制力还比较弱,学习上往往只凭兴趣。有些学生由于不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往往形成他们对英语老师的反感甚至敌对情绪。对于此种现象,我们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于理,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要多给予一份爱心,加强情感教育,耐心指导,不厌其烦。施爱心于学生,师生关系必然亲近,从而激发学生爱师的感情。学生的第一反应通常以这门学科的优异成绩来报答老师。
2.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基础差的学生往往“谈考色变”,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信心经常被突然的一张试卷“一盆冷水浇到心”。这时,老师要及时给他们安慰和鼓励。千万不要让学生感到“英语难学,难于上青天”。对学生不懂的,不会的,要有耐心教,一遍不懂讲两遍。一个跳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总是以低于自己最高水平的高度开始并逐渐升高的。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采劝低起点,小步子”的办法,步步为营,层次递进。从浅显的知识开始,让后进生尝到一些甜头,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愿望,造成一种不断运转的动机机制。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应充分激励后进生的参与。比如个别学生成绩虽差,却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字,就让他们参加书法比赛,制作手抄报,很有可能促进其努力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举办的英语晚会,圣诞英语联谊,Birthday Party,完全可以让成绩中下的同学做些如布置室,表演小品,发放奖品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的考试或测验,可采用“半开卷”的形式,给后进生提前发下卷子,这样他们就会照上面的题目去背读。每次考试练习卷多印几份,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讲评后再做一次甚至两次。
3.改善竞争制度,增强参与意识以往的竞赛,
往往把后进生拒之门外,一 定程度上造,了好差学生之间的隔阂。为了激发后进生对竞赛的参与意识,应该向他们提供均等的机会。采取分组竞赛制。将全班同学按分数(基础分)分组,成绩相差无几的分为一组。这样,在下一次的竞赛中,每一组的第一名将得到同样的奖励。按座次或男女生分团体竞赛小组,以平均分的高低评出冠军,撤换团体分最后一名的小组组长,并按这次分数生新分组进入下一轮竞赛。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下,有的后进生因自己的掉队拖了小组的后腿而奋起直追。成绩优良的同学也会想方设法帮助该组内其他同学提高成绩。这样,对后进生的学习产生一种动力,也加强了集体向心力,会在班组内形成一种良好的你追我赶、你帮我助的良好氛围。
总之,帮助后进生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