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伟大的文学巨匠普希金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诗歌创作与小说创作几乎是同时开始的。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就是普希金的第一部完整的小说作品。《别尔金小说集》创作于1830年的“波尔金诺之秋”。是作者借助已故的青年贵族别尔金的名义发表的。
通览《别尔金小说》的五篇小说,可以发现普希金就此表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有浪漫主义的,如《暴风雪》,贵族小姐玛利亚与贫穷平凡的小军官弗拉基米尔真心相恋,却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一对恋人不贵世俗的看法,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大胆私奔,但却因为大风雪的阻隔阴错阳差的没有结合。作者在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的给了主人公一个另外的真爱的归宿,使守身如玉的玛利亚与从战场上归来的贵族士官布尔明喜结连理。虽然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很曲折,但依然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还有幽默的《村姑小姐》同样是一篇浪漫的小说。女主人公丽莎,活泼可爱,爱上了父亲的死对头别列斯托夫的儿子—受过大学教育的阿历克赛。聪明的丽莎为了赢得自己的爱情,扮成一个普通的村姑与心上人谈情说爱。从此,游走于贵族小姐和村姑两个角色之间,庄重又不失体面,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别尔金小说》中感伤主义最浓烈的要属《驿站长》。主人公普通的驿站长萨姆松·维林与自己的宝贝女儿冬尼亚艰难维持着驿站的生计,聪明可爱的冬尼亚善解人意,能为老实的父亲平息一次次客人的怒火。但这样平静的生活却被路过的军官明斯基打破了。他骗走了驿站长唯一的女儿,从此驿站长痛苦不堪,贫困潦倒,几次寻女无果,郁郁而终。《别尔金小说》中也不乏向《棺材店老板》这类荒诞幽默的佳作。城市手艺人阿德里安·普罗霍夫苦心经营自己的棺材店,为了赚钱总是希望有人死去,商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在小说的高潮中也是整篇小说最幽默诙谐的部分,棺材店老板梦见所有死去的人都来到他家做客。小说最终以主人公梦醒意外结局。
《别尔金小说》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城乡生活的画面。它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贵族,军官,城市手艺人等等,表现出小说主人公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其中《驿站长》一文成功的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最底层的人物的悲惨生活。就此因为这部小说体现了人道主义和民主意识,使得《别尔金小说》在俄国小说发展史上起着里程碑的作用。
同时,《别尔金小说》在俄国散文的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因为它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散文的第一部作品,而且因为它对普希金同时代的及后来的作家们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作品中对现实生活的庸俗所表现出来的嘲讽,变成了果戈理笔下的辛辣讽刺;普希金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民主意识、及对“小人物”命运同情、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在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的创作中得到继承和发展;而那简单严谨的作品结构,自然朴实的描写手法、简洁生动的语言,更使《别尔金小说集》成为现实主义作家学习、继承普希金现实主义风格的一所“好学校”。
2010年4月4日
俄语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