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就业“寒冬”,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刘悦纯,则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曲线未来”——白天打工,晚上经营自己的网店。
“金融风暴全球蔓延,不少外企和中国的出口公司都受到影响,招聘英语翻译的企业少了,投出去的简历基本没回应,加之企业给专科生的工资较低,我不如自谋出路。”于是,刘悦纯一边投简历,一边开起了网店。

金融危机下的招聘会 人山人海
上月开始,刘悦纯“小试牛刀”,在网上一个大学生商城注册为店长,专营某品牌护肤品。尽管网店规模不大,但由于信誉好,在顾客中已小有名气,这更坚定她创业的信心。网店现在每月至少有1000元的收入,“就算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工作也不怕!不过我还是会找一份工作,下班之后再经营网店。”记者了解到,像刘悦纯这样的“隐形就业”现象,开始在一些大学生中“露出尖尖角”——他们可能同时兼职翻译、自由撰稿人、网络写手、网店老板等职位,同时打多份“短工”,但就是不落户于任何一家明确的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