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在线报名
设为主页
 主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论文 >
浅谈反腐倡廉的途径
时间:2008-01-27 14:02 来源:新北方外国语学院 作者:admin 点击:

对权力制约的制度问题一直是人类头痛的难题。请看下边的这个故事。

有七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没有称量用具和刻度的容器。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奕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由此得出结论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这种方式导致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出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监察委员会常提出多种方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了,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由此可见,反腐倡廉的途径应该是党员干部以德养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首先,主观上,党员干部应以德养廉,做官先得学做人。严酷的事实警示我们,选拔干部,尤其无法否认,把一个50年代建设起来的普通钢铁厂,发展成为当今大规模宏伟壮观的与国际接轨的大华工贸集团公司,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成就,但蓝思红作为个人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尤其当钢铁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他凭借自己出色的销售和公关能力,抢占沿海工业开发区,带领钢铁公司走出困境,并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气魄,盘下了船舶修造公司,才形成大华工贸集团的最初规模。像蓝思红这样一个曾经有过这么多荣耀的干部,这些年怎么会发展,堕落到不择手段地侵吞国有资产的大贪,特贪呢。第一。是现实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有人在职时企业连年亏本,,赔上国家几十个亿,享受的是和蓝思红一个待遇;可蓝思红为国家创造了几十个亿,也一样。那公平吗。于是乘大权在握之际,大搞权,钱交易,大捞国有资产的现象也就产生了。第二,是我们对干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厂长制就成了一长制,怎么花钱,用钱,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法人制,厂长制缺乏监督成了一长制,一长制搞久了,就凭一个人的话能决定底下员工的命运得失。于是,有些人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一长制于是有了搭档,有了哥们,姐们,就蜕变成家族制,成了一些人的家天下。腐败由此也产生了。

第三,应加强监督机制。

成立并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商法5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规模较大的,应设立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

54条规定,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下列职责,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

加强工会职能的监督作用。

商法第56条规定,公司研究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民主评议质量。由公民积极参与及批评方式形成的监督,同监察专员制度相结合,对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平衡,不仅行之有效,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加强公民道德观念,从源头上杜绝行贿。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的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

总之,党的领导干部应以自律为基础,他律为保证。我们更要改变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制,创造一个好的,适应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崭新的机制,来激活我们的国有企业,激活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我们古老而文明的国家,以雄厚的实力,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上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下一篇: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6-2019 Newbeifang College All Rights 黑ICP备11003340号-1
0451-82969908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5号 技术支持:醒狮科技